本帖最后由 sdwawademao 于 2012-11-27 19:36 编辑
如果你是学习美术或者艺术的同好,你也许对前拉斐尔派有所了解。
如果你是学习英语或者文学的同好,你也许对浪漫主义有所了解。
但是这些都不影响你对这部BBC电视剧的欣赏。
编剧掺杂了更多生平事迹和趣闻,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对三个主角逐一描写,当然,这个旁观者也是一个主角,但是他的价值观和世俗感更倾向于观众的“我们”。
说到拉斐尔前派,先介绍一下电视剧背景:
拉斐尔前派
时间:1848年
地点:英国
(xing)质:美术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运动
代表人物: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约翰·埃弗里特·米莱斯、但丁·加百利·罗塞蒂、威廉·霍尔曼·亨特
画风:文艺复兴初期风格,感情真挚、形象质朴,注重细节,色彩强烈。
评价:初期遭受较多批判,在1970年之后又兴起。
首先是米莱。演员是演beautiful people里面的男主角。
在现实当中,米莱是年龄最小~才华最高的一位(这点和雪莱很像,年龄最小才华最高,但是此君太短命……)。
他11岁入皇家美术学院,19岁获得学院金质奖章而留学意大利,23岁以《奥菲莉亚》一举成名。米莱斯以技法精致、色彩鲜亮、情调浪漫为特点,他的绘画题材广泛,尤以描绘浪漫历史场景和孩童为主题的作品居多,还为维多利亚王朝许多显贵画过肖像。米莱斯初期的画风是基于拉斐尔前派的理念,以忠实的自然描写为基础,后期的佳作大部分为肖像画。1896年,米莱斯被任命为皇家美术学院院长,但几个月后便与世长辞。艺高德馨的米莱斯婚姻美满幸福,共有八个孩子。因其妻埃菲与前夫的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导致诸多非议,直到米莱斯临死前,维多利亚女王才正式承认了埃菲的身份。 《------这部分是复制的了。
在剧中,你会看到米莱(xing)格懦弱,经常被损友撺掇去同流合污。但是这种平稳的(xing)格很得艾菲的喜爱,生活安逸,得以专心从事艺术,所以在三人当中,成就最高。
罗塞蒂
在剧中此君更像一个纨绔子弟,当然他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,你也可以说他就像一个疯子。剧中偏向把他形容成不受人欣赏的小人,靠手段上位,和西德尔的相遇也没有改变他的(xing)格和命运。
画家兼诗人的罗塞蒂是十九世纪最有个(xing)的画家,他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向后来唯美倾向转变的LDR物,是欧洲象征主义的先驱。但由于年轻时偷懒,他并没有把绘画技术完全学好。罗塞蒂讨厌风景画,他不着力细节的描绘,却注重表现女(xing)修长圆蕴的颈项美。罗塞蒂笔下深陷情困的女人的面容都酷似珍妮和西德尔,被称为“千人一面”的现代型美女。罗塞蒂一生中主要的情史是和艺术模特伊丽莎白·西德尔、珍妮·莫里斯的三角恋,珍妮最后嫁给了他的追随者威廉·莫里斯,罗塞蒂也和西德尔结婚了。西德尔在婚后两年因生下一名死婴而服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,悲痛欲绝的罗塞蒂在她的墓地前埋葬了大量未发行的诗稿。后来被朋友们说服,他将当年埋在亡妻坟里的诗稿掘出,在1871年发表。罗塞蒂生命中最后几年被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上瘾所害,身体日渐虚弱。 《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复制的此段,关于诗稿事件。剧中是因为朋友们说西德尔受到大评论家的欣赏,罗塞蒂觉得有利可图从痛哭流涕转变为兴高采烈挖掘出。
渥特豪斯
他就像苦行僧,独自去远方进行他国的艺术熏陶,尽管最初是被罗塞蒂骗去,回来却大放异彩。由此可见,罗塞蒂是名副其实的损友一名……
渥特豪斯爱好历史文学、神话传说,他一生中画过无数现实与故事中的人物,但最爱仍是代表着青春美丽的鲜花与女人。渥特豪斯如梦似幻的唯美画作对拉斐尔前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,璨璨光辉的画技也使他载誉英伦画坛。有评论家称他为拉斐尔前派的殿军人物,也有艺术史家认为他是英国的新古典主义者。 《----------------复制此段
追随者 威廉
可以说,命运的交换始于此人。他把一个女子拉入了历史的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当中,在旁远观,却无力挽回她的消逝。说起画家们的丰功伟绩,其实更要夸他的不懈努力和推动,让工业时期的英国美术艺术逐渐向前发展。
除去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(这在英剧太普通),SM, ***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fantasy,恋童等等,剧中也有引人深思的话题。
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部励志片,关于三个男人如何靠各种手段炒作,抓住一切机会走红。
作为女生,我看到的更多是女(xing)主义。画家要教育汪汪汪,教导汪汪汪文学,谈吐,衣着等等,离开后再回来发现汪汪汪转变为高级交际花。在他心中,汪汪汪漂亮却低俗,他希望将她们改造为理想中的女人。本来画家以为汪汪汪会依赖自己一辈子,却发现对方越来越看透自己和社会,乐于沉浸在交际的贵族生活当中。而西德尔成就了米莱的《奥菲利亚》,她本身聪颖过人,被大评论家看中细心教授,爱上加百列奉献一切,她的爱情就像火焰一般燃烧的不仅是周围,还是自己。虽然结局都不是特别的美满,但是这是女(xing)脱离男(xing)后对自身的思考,无论结局如何,总归是有思考意识的人了。
当然,你也看到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纯粹。
大评论家约翰·拉斯金在剧中有句话:“当年在透纳的画展上,也充斥着评论家的笑声,所以我后来只要一听到画展上有人发笑,就会警惕,因为那很可能是杰作诞生之前的预告。我认为这些作品是三百年来创造的最高峰。”这句话堵住了大家的质疑,也体现了一个病态恋童癖自私冷酷的男人在艺术上的节操。在他妻子和米莱结合后,他评论米莱还是那句话::“我讨厌米莱并不代表就要去抨击他的作品,如果这样的话,那我们就只能评论我们喜欢的画家了。”他还挖掘出了西德尔,认为她即使是女人,却比加百列更有才华,可惜早逝,要不然今日我们能见到更多她的作品。
意气风发的四人,也许他们也没想到自己的人生多么不凡,成为历史一段。也许他们也没想到自己仅仅是遵从自己的意愿生活着,至今仍被讨论争议着……XD
下载/download/otomedream/ダウンロード*** wae14xm.jpg" border="0" alt="" />
需要注册成功才可查看大图
|